本文作者:好家伙交换机

成都交通最方便的地方排名,成都交通最方便的地方排名榜

成都交通最方便的地方排名,成都交通最方便的地方排名榜摘要: 为什么川西成都的交通优势不如中原武汉发达?四川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谁才是西部第一?为什么川西成都的交通优势不如中原武汉发达?主要原因还是地形地理位置。四川是盆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1. 为什么川西成都的交通优势不如中原武汉发达?
  2. 四川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谁才是西部第一?

为什么川西成都交通优势不如中原武汉发达?

主要原因还是地形地理位置。四川是盆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盆地中的成都,自古以来出川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武汉不一样,武汉四周没有全封闭的地形,就算是大别山和鄂西的山区那都相距六七百公里,南北方向几乎没有阻碍。所以武汉的交通发展先天要容易的多。另一个原因是西部城市密度低,规模也不大,省会城市距离很远,这也在很大程度制约了成都的交通对外省发展。

经济发展离不开交通。所以对交通可以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吞吐量分析但感觉各有千秋,成都有成都交通发达的部分,武汉也有武汉的优势,下面一一对比:

公路铁路(陆运)

成都交通最方便的地方排名,成都交通最方便的地方排名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成都市境内公路总里程2603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25公里,成渝线、宝成线、成昆线、达成线、遂成线5条电气化铁路干线在成都交汇。 武汉市公路通车里程14520.49公里。等级公路14240.69公里,高速公路633.50公里;武汉是中国高铁客运专线网的重要枢纽,是中国四大铁路枢纽、六大铁路客运中心之一,是京广高铁、沪汉蓉铁路两条国家级高速铁路大动脉的交汇地。

凭借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武汉铁路客运量已跃居全国第一,成为国内铁路运输最大中转站。武汉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九省通衢”,论高速和陆运由于地理优势武汉确实比成都大。

但成都在一带一路的政策下也有自身的优势项目如蓉欧快铁:蓉欧国际快速铁路货运直达班列是跨国性质的运输工具,其自成都青白江集装箱中心站出发,经宝鸡、兰州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直达波兰罗兹站,线路全长9826公里,其中成都至阿拉山口3511公里,阿拉山口至罗兹6315公里。未来10年内成都将建成中国最大的国际铁路港。这条连接亚欧的铁路,还将扩容。在国内端延至深圳厦门、宁波等城市,国外端则连接鹿特丹、安特卫普、巴黎、马德里等。

成都交通最方便的地方排名,成都交通最方便的地方排名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快铁:

航空运输

但从机场吞吐量来说,成都双流机场名列全国第三,2017年双流国际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4980.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4.3万吨,继续保持中国内地第四和第五的排名,居中西部首位。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其2017年的旅客吞吐量为2313万人次,全国排名第16,中部地区第3名。

成都交通最方便的地方排名,成都交通最方便的地方排名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先得更正一下,武汉是包括中原地区、皖江流域地区、长江中游江汉洞庭湖平原、鄱阳湖流域等在内的整个中部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不是单独的中原地区城市。中原地区是指河南中北部、山西南部部分地区的总称。中原地区只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一个小范围区域,郑州是这个小区域的中心。

要问成都交通优势为何不如武汉,这是由地理位置决定的!我们可以把中国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中东部地区画个圆圈,在直径约2000公里处,然后找到圆心。我们就会发现,距离圆心最近的地方就是武汉。也就是说,从武汉出发,不管走哪个方向,不管你是去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香港重庆成都、西安青岛、厦门漳州泉州,还是长沙昆明……。乘坐飞机或高铁,但是最快运行成本最低的。时间最多不超过四个半小时。除了铁路、公路和航空,武汉还有个最大的优势,就是长江航运,现代人为了方便较少坐船。虽然乘船的少了!但武汉有巨型轮船通江达海,很多货物可大批量进出口于国内外,而且运费比陆空运输便宜得多。这么便利的交通位置,交通运输方面想不发展都难!所以,武汉现在是中国少有的几个水路空综合交通枢纽!

成都这几年的确也在发展。但是成都所在地区位于中国大西南。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虽说近现代的铁路、公路和航空发展也很快,但毕竟偏安一隅,在过去的战争年代还一度成为大后方。成都前往各地区,除了西部地区的重庆、西安、昆明等地近一点,去其他地方都不可能成本比武汉低。以高铁为例,武汉至北上广深在450元以内,成都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都最少也要七/八个小时,费用至少要700元人民币。而是没有水运。所以成都不可能成为综合性枢纽城市!

从地理位置上讲,武汉地处华中腹心,北连华北平原,东连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连四川盆地,南接华南,“九省通衢”说的就是武汉。

而成都可以说是四川盆地的中心,也是西连青藏高原的门户,“川藏线”也是中国的战备国防公路之一。

从交通方式看,三大交通方式:公路、铁路、水路,武汉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地处华中可以作为面向全国的航空物流集散地,地处平原地带又可以作为国家级高速公路的交汇点,又凭借宽阔的长江可以获得万吨级海船的直达。

由于四川盆地周边多山又处于地震活跃带的边缘,其水系水量相对不足又仅限于盆地内部,对比武汉,成都在铁路和公路运输上都处于劣势。

综合来看,武汉是全国性的交通枢纽,而成都是区域性的交通枢纽。

武汉是九省通衢,当然比成都交通优势更好,民国时因为地理优势还一度成为首都。

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地理优势本来就比不过武汉,这是毋庸置疑的。不过成都的发展和武汉不相上下,还是可以看出依靠盆地大量的劳动力,市场以及渝贵云的经济互补成都也算发展得不错。

武汉也并非高枕无忧,地处中心区域的武汉依旧有长沙,郑州,徐州,南京等城市竞争。一个城市要发展还是需要实实在在的产业。相信两地的人民都会建设好各自的城市

四川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谁才是西部第一?

两校都是中国一流的985高校,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还是中国C9高校联盟成员!

四川大学位于中国西部第一大城市——天府之国成都。成都是个中国标准的新一线城市,也是中国著名的休闲之都。同时成都也拥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这种985名校,还拥有西南交通大学这样的211强校,教育***也是非常丰富,同时旅游***也有武侯祠宽窄巷子这样的著名景点,是个非常值得生活的休闲城市!

西安交通大学位于我国十三朝古都——陕西省省会西安市,西安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外闻名的历史古城,也是世界文明的旅游目的地。西安高校众多,西安交大与西北工业大学更是中国著名的985高校,在西北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原成都科学技术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华西医科大学源于1910年由西方***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和中国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1994年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恢复“四川大学”校名。2000年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四川大学。

本科专业136个,硕士点硕士学位授权点361个, 博士点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7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7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5个,二级学科46个(含一级学科覆盖)。

西安交通大学1896年在上海创建了南洋公学;1921年定名为交通大学;1956年交通大学的主体内迁西安 ;1957年分设为交通大学西安、上海两个部分,实行统一领导;1959年,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2000年***院决定将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三校合并,组成新的西安交通大学。

四川大学和西安交大都是985、211、双一流、综合类全国重点大学,也都位于西部,那么谁才是西部第一高校呢?

从2018年985院校生源[_a***_]排名来看,西安交大位居第14位,四川大学位居第26位。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学科评估A类学科排名:

四川大学A类学科共16个,位居第9位,西安交大A类学科14个,位居第12 位,不过西安交大的A+学科数量2个,A学科数4个,而四川大学A+学科1个,A学科数1个,四川大学多的是A-学科,由此可以看出,在顶尖学科上,四川大学的实力远不如西安交大。

再来看看一流建设学科,西安交大有一流建设学科8个,分别是:力学、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四川大学一流建设学科6个,分别是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护理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

从一流建设学科上看,西安交大偏重于工科,四川大学偏重于理科和医学。

从国家重点学科上看:

西安交大有一级国家级重点学科8个,分别是: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另有二级国家级重点学科37个。

四川大学有一级国家重点学科5个,分别是:中国语言文学、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口腔医学。另有二级国家重点学科41个。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成都交通最方便的地方排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成都交通最方便的地方排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astasparrantan.com/post/33727.html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