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归墟修炼方法?
到森林中修炼。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明朝灵气归墟修炼需要到森林中修炼,森林中可以汲取天地之精华,达到修炼的效果。
仙道归墟修炼方法主要有心斋、坐忘、缘督、导引、吐纳、听息、踵息、守静、存想、守一、辟谷。
为什么日本文学以“物哀”和“幽玄”闻名于世,中国文学中存在类似的文学感情/艺术手法吗?
“物哀”、“幽玄”、“寂”这三者作为具有日本传统的审美意识是很有特色的,下面在日中对比的维度上一一辨析之:
(《物哀与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识》,著名日本文学研究专家叶渭渠先生之作,通俗好懂,适合入门。)
“物哀”一词源自于日本国学家本居宣长对《源氏物语》的解读,他最先提出的是“知物哀”一词,所谓“知物哀”就是能够感知到世界的悲哀之美,具体来说有风物之哀,如春樱之凋零、如秋叶之飘落、如白雪之消融;有时空轮转之哀,一年四季总是一个逃不出的轮回,而世界与人生常让人产生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之感;有生死之哀,生有大痛苦,死亦大痛苦,尤其是生命的消逝令人感到无可无奈何;还有人伦之哀,即克制不住的感情与***道德所滋生之冲突(且本居宣长认为:人伦之哀乃是最大的物哀)。一句话,“物哀”是一种“触处皆哀,哀感顽艳”的情调。实际上,在本居宣长看来,“知物哀”大体上相当于我们中国所说的“有境界”。
(本居宣长《日本物哀》)
“物哀”体现在具体文学创作当中,就是“美”与“悲”的结合。“越美越悲,越悲越美”,就风物之哀而言,举例来说,看到盛开满园的粉樱,却因想到它的终将零落而放声大哭,感到某种梦幻般的悲哀与美丽。就人伦之哀而言,在女儿或母亲身上发现相似的光辉,从而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对任何美好的事物都想要欣赏乃至占有,但占有本身又成为一种不道德,又或者坠入爱河之后又察觉到***本身的强大,感到一种无力抗拒的悲哀。
(附带说明一点,无能为力并不代表放弃去做而堕入“空”,而是一边认真去欣赏去感受,另一方面为之悲哀。)
那么,中国有没有类似“物哀”呢?个人以为,除了“人伦之哀”以外,中国其他的内涵都有。“物感心动”之说,在中国也是早已有之。熟悉中国古典文学的都知道钟嵘《诗品序》中那段著名的话:
只不过,中国的“物感”,最终是要“以礼节情”、“唯务折衷”,而日本的“物哀”,是要“畅情尽美”、“尽心以哀”。
「物哀」「幽玄」「侘寂」是日本的传统美学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同时这也源自于大西克礼的「三部曲」,即「幽玄论」、「物哀论」、「寂论」。
回到题目,这三个词是代表着日本传统审美观念,而非单单是指日本文学,其中寂所包含的范围甚至是日本的所有古典艺术形式。
而相对应的中国古典相似的意境来解构,应该会比较清晰。
1「物哀」
「物哀」指「个人」对「事物」的「哀意」。但是这个哀不仅仅指悲伤,同时包含了叹息,可怜,可惜甚至可以是欣喜的。
放到中国古典文学里,这叫做「触景生情」。但是,「物哀」更强调的是物体本身带来的触动,「我」的存在更偏向于「旁观者」,存在一种淡淡的无力感的同时,其色调大多也是偏冷的。而我国说的「触景生情」,因为「诗言志」的关系,而更多的是把自己对于家国的情感映射在物体上。
立花北枝的是强调流萤本身带来的特点。而杜甫的诗强调的是我因国家动荡而悲伤时看见花儿便感觉它也是悲伤。这就是中日之物哀与「触景生情」最大的区别。
再举个例子:
日本人看散落的樱花:啊~真美啊,如此消逝之美。
中国人看散落的樱花:国家动荡哎,樱花也不堪飘摇纷纷凋谢了。
如何看待茶道?
茶道,简而言之就是品茶饮茶的美感之道。茶道居茶文化之首,所以茶道也是我国茶文化的核心所在。
然而要论茶道,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细细剖析:
茶道文化起源于中国,根据最早记载,在我国唐代甚至其之前就已经将饮茶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那时候的贵族几乎没有不饮茶的。
而著名的茶仙陆羽就出生于唐代,他一生嗜茶,并且精通茶道,著有世界第一部茶叶著作《茶经》,此书闻名世界,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为世界茶道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茶道从唐代向后世流传,在经历了元朝统治的一百年后彻底在中国的土地上湮灭。期间在南宋时期,我国的茶道由日本的南浦昭明禅师引入日本,后来在日本得以发展(现在日本的茶道已经在国际上占有了很高的地位)。
而中国则因为注重茶精神忽略了茶形式,没有去推广发现,所以到了清代的时候我国茶道衰落。
事实上中国茶道除了以茶修身养性的发明和仪式的规范以外,更加大胆地去探索茶饮对人类健康的真谛,甚至同中药材相结合,增强了茶的保健作用,这就是中国茶道最具实际价值的方面,也是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重视和喜爱的魅力所在。
茶道的器皿也就是茶道六君子,爱茶的朋友肯定熟知,即:茶则、茶筒、茶斗、茶针、茶匙。它们都是茶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材质方面也很有讲究:大多都是用上好的青竹材料制作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