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茶馆文化?
在成都,闹市有茶楼,陋巷有茶摊,公园有茶座,大学有茶园,处处有茶馆。尤其是老街老巷,走不到三五步,便会闪出一间茶馆来,而且差不多都座无虚席,茶客满棚,生意好得不敢让人相信。究其所以,也无非两个原因:
一是市民中茶客原本就多,二是茶客们喝茶的时间又特别长,一泡就是老半天。
史料记载,中国最早的茶馆起源于四川。据《成都通览》载,清末成都街 巷计516条,而茶馆即有454家,几乎每条街巷都有茶馆。现在闹市有茶楼,陋巷有茶摊,公园有茶座,大学有茶园,处处有茶馆。尤其是老街老巷,走不到三五步,便会闪出一间茶馆来,而且差不多都座无虚席,茶客满棚
成都人民公园鹤鸣茶社和成都东门市井,堪称成都茶馆文化的代表,成都茶馆不仅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而且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无论你走进哪座茶馆,都会领略到一股浓郁的成都味:竹靠椅、小方桌、三件头盖茶具
成都茶馆的格局和气氛与其他地方的茶馆比较很有差别,说它是属于“下里巴人”类型的吧,它也都设有雅间,可供各类人等消费。
四川作家陈世松写了一本书《天下四川人》有比较,他介绍北方茶馆是高方桌长条凳提梁壶泡茶,正襟危坐,喝得累人寡味。川东一带,喝老荫茶,一根根的长木板凳,纯属喝水解渴歇口气的,是“无茶无座”(成都人不认为老荫茶是茶)。
南方的茶馆装潢华丽,待客以自制的点心为主,是“有座无茶”。成都的茶馆“有座、有茶、有趣”。我也有同感,这里的茶馆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一个“俗”字,不是庸俗,是通俗,是民俗,是俗的安逸。你看,那桌子椅子都是几千年人体工程学的光辉成果,竹制的扶手椅完全符合人的关节屈伸,但是又不像沙发或躺椅那么会使人昏昏欲睡,而是让你舒适的呆上一整天也不疲倦。就是那竹椅本身,也是四川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领略老茶馆的味道你可以到公园和河边边上的茶铺去。
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是都江堰南桥边上的茶馆,那里人多,风景好,河水、大树、茶座、小吃一应俱全,随时随地热闹非常。
成都城市文化的灵魂是什么?
成都人为自己的本地文化引以为傲:努力工作而不要太累,一定月有小耍,季有大耍,年有出国游。一定要有家用汽车,否则出去玩就是一句空谈。
成都人生活有原则,该自己的绝不让,不该自己的也坚决不要,说话相对文明有分寸,既使是朋友之间也保持一定距离,且有礼貌,这些在外地人看來可能属于***打。但恰恰是这样的相处方式,朋友才能长相处。
成都的文化与成都地处鱼米之乡,气候温润,生活舒适有很大关系,从来没有为什么事急得火烧火燎的,都是慢腾腾的,茶馆文化可见一斑。
成都出人材,重琴棋书画,历史上就不说了。现在我所知道的凡每年考上北大清华和出国留学生,基本都没有再回成都,但成都的重礼教,重读书的基因都由这些学子带到全国,带到全世界。
成都的文化涉及面太多,就不再这里细叙,有到成都来旅游的朋友请抽空到三星堆,金沙博物馆,武候祠,草堂,都江堰,青城山走一走,一定能感受到成都文化的另一面,也就大概能理解成都的人文的一些东西。
成都历史悠久,自古有“天府之国”、“蜀中江南”、“蜀中苏杭”的美称。现代城市化建设,成都城市品牌先后又推出了“国际大都会”、“休闲之都”、“天府之都”、“美食之都”、“多彩之都”、“成功之都”、“东方伊甸园”等等,这么多对城都的品牌定位,不仅显得比较杂乱,并且都只代表了成都特色的一个方面,难以概括成都的气质精髓。只有通过城市主题文化战略发展系统理念,才能为成都找到真正能建立在成都特色文化,最代表成都精神,具有标志意义的品牌定位。 城市定位不是简单的找一句口号,不是喊一句响亮的广告语。城市定位不是盲目的定位为建设国际大都市或者照搬世界名牌城市的定位。试想,把具有小商品文化特质的义乌,在城市文化定位上定位成艺术之都,那将是对义乌这个城市文化最大的毁灭。如果美国把硅谷文化定位在“音乐之都”上,那将是一件多么荒唐的事情。所以成都的城市文化建设,是要打造我们自己城市的主题文化,只有定位在城市主题之上的文化,才可以准确地说是城市文化定位。小商品文化是义乌真正的城市主题文化,因为它让义乌真正成为世界知名城市。所以,成都也需要系统构建成都城市主题文化,才能把握住成都的发展命脉,铸造出成都的魅力品牌。